3月下旬,國內三聚氰胺市場在出口支撐下,開始回暖,上周廠家出廠價格穩中有漲,但至上周末期間,市場開始大幅調漲,且漲勢延續至今,尚未觸頂。那么為什么這波三聚氰胺行情漲勢如此之兇呢?
第一、出口形勢較好
單就1-2月我國三聚氰胺出口量來看,達到6.2萬噸,累計出口量與上年同期數量相比漲15.37%,達到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前兩月三聚氰胺出口量占全國產量的29.8%,據悉3月份各出口企業的出口訂單仍舊較多,個別企業待發出口訂單達到9000噸左右。部分企業主供出口,從而造成了內貿貨源的收緊,助長價格重心上移。
第二、內貿需求增加
進入3月份內貿需求較2月份稍有減少,下游終端企業多數消化前期貨源為主,僅剛需采購。而到了3月下旬,前期原料差不多消化完畢,下游企業開啟新一輪采購,加之受買漲不買跌心態影響,內貿需求增加。
第三、原料尿素價格高位
3月下半月,首先是內蒙古“能耗雙控”產量下降,而后國際市場尿素裝置發生事故,供應降低以及市場心態的轉變,使得市場價格跌勢停止之后開始反彈,在此期間印標揭曉,“量價雙高”再次為尿素市場注入有力支撐,價格繼續走高。截至3月29日,山東地區市場價格在2190-2200元/噸。
后期來看,雖然三聚氰胺企業仍有繼續調漲意愿,但伴隨著價格的不斷走高,市場擔憂情緒猶存。目前三聚氰胺開工率處于偏高水平,雖然山西、新疆有部分裝置停車檢修,但4月份基本能恢復正常,屆時三聚氰胺開工率將到達8成左右,加之近期三聚氰胺價格拉漲過于迅速,當價格漲到一定價位時,下游抵觸心態將有所加重。故對待三聚氰胺市場仍需理性,短時市場仍有調漲空間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