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是萬物之母。保護土壤,修復土壤,治理土壤,善待土壤對人類無疑意義深遠。鹽堿地是重要的土地資源,但鹽堿地改良卻是世界性難題。原農業部副部長、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主席劉堅表示,保障糧食供給的核心問題是“土壤問題”,對于增加土地而言,鹽堿地改良治理是重要的土地后備資源之一。 近日,從北京召開的一場成果評價會上傳來令人驚喜的好消息,成果評價會專家組一致認為,有機硅功能肥研制及產品應用技術達到同類研究國際先進水平,在鹽堿地改良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這場由農業農村部組織的專家對河北省硅谷農業科學研究院和河北硅谷肥業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有機硅功能肥治理鹽堿土壤技術”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專家組成員有原農業部副部長、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主席、高級農藝師劉堅,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明崗,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推廣研究員李榮,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趙立欣,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研究員白由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研究員陳同斌,北京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寶存7位專家組成。 會上,河北省硅谷農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河北硅谷肥業有限公司首席農化專家曹子庫首先介紹了項目相關情況。他說,內蒙古巴彥淖爾鹽堿地屬半漠鹽漬區,當地施用了有機硅功能肥治理一年的鹽堿地,向日葵畝產達到了400斤,產量堪比良田。 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屬東北平原鹽漬區,施用有機硅功能肥種植水稻后,第一年新墾鹽堿地水稻畝產達到513.9公斤,連續兩年使用有機硅功能肥畝產達到628.9公斤,實現了一年變良田,兩年創高產。 據了解,近年來,有機硅功能肥在全國5大區域鹽堿土改良方面推廣面積665萬畝,鹽堿土壤理化性狀明顯改善,獲得了發明專利3項,創造產值效益達19.216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在聽取了成果完成單位匯報,查閱資料,經質疑和討論后,由原農業部副部長、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主席、高級農藝師劉堅任組長的專家組認為,有機硅材料與復合肥形成的有機硅功能肥,具有改良治理鹽堿土壤與補充營養元素的多種功能,施用技術簡便易行,改良效果立竿見影,為我國鹽堿地改良治理創造了一套技術體系,實現了治理鹽堿土壤的突破。 評價意見指出,有機硅功能肥能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加速鹽分淋洗;破除土壤板結,增加土壤孔隙度,減緩深層土壤鹽分向地表聚集;調節土壤pH值向中性轉化;增加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活化土壤養分,提高作物抗鹽能力,營造作物根系良好生長環境,顯著提高作物產量。 專家組建議:對“有機硅功能肥治理鹽堿土壤技術”繼續不斷加強基礎研究,在全國不同類型鹽堿地區推廣應用。 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福如(左),河北硅谷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鴻君(中),河北省硅谷農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河北硅谷肥業農化中心主任乜紅民(右) 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福如會后表示,建立一個有自主知識創新能力的大型的民族工業企業是硅谷人的不懈追求,有機硅功能肥成功解決了治理重度鹽堿土壤的世界難題。硅谷有機硅功能肥已經成為減肥增效、綠色發展、治理污染土壤、防控病蟲害,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多功能產品。在中國大地使用了有機硅功能肥,處處都是創高產、提高產品品質的奇跡,為廣大農民兄弟增產、增收,創造更高的效益。硅谷公司將憑借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讓有機硅功能肥在農村廣闊的天地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