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山東省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于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繼續做好科學防控的同時,合理配置資源,穩步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穩定物資供應和社會預期、維持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通知提出了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科學組織錯峰返程返崗、全力搞好交通運輸保障、大力加強復工復產企業要素保障等十個方面的要求,同時印發關于企業疫情防控的措施及要求,強調要壓實企業和屬地政府責任,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 一、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堅持把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生產統一起來,以疫情防控穩定企業生產,以企業生產保障疫情防控,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各級各部門和有關企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貫徹執行省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山東省春節上班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細則》,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針對性措施,既要切實做好春節后返程和復工復產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又要及時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盡早恢復正常生產,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物資保障,為穩定經濟社會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二、科學組織錯峰返程返崗。各級要統籌制定分類分批復工復產方案,遵循錯峰原則安排員工返程,避免人群集中性大規模流動,降低疫情擴散風險。對疫情防控、能源供應、交通物流、城鄉運行、醫用物資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生產、飼料生產、市場流通銷售等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領域,要保障條件立即組織復工復產;其他具備條件的企業,要盡快推進復工復產。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員工要及時返崗,盡早開工。允許疫情高發地區人員、非緊迫崗位人員適當延期返程。 三、全力搞好交通運輸保障。認真執行省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關于統籌做好春節后錯峰返程運輸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力有序做好交通運輸組織協調,強化運輸環節疫情防控。交通運輸部門要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返程需求,綜合研判春運返程客流趨勢,科學合理制定交通運輸服務保障措施。積極提倡自駕、拼車、包車出行以及企業組織車輛到復工人員集中地接回等返程方式,因地制宜開展面向返崗員工的政府指定道路運輸和定制化運輸服務,保障企業員工返崗包車免費優先便捷通行。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逐步恢復城市公共交通(含城市軌道交通)、出租汽車(含網約車)。春運期間對長途客運班車、水路客運班輪乘員人數按照額定載客人數的50%控制客座率,鐵路、民航運輸根據系統內要求參照執行。旅客列車、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和客運包車、客運船舶、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應在車廂(客艙)后部預留必要區域或座位,供途中留觀使用。對運輸防疫應急物資及人員、重要工農業生產物資、農民工返崗包車等車輛,實施綠色通行證制度。 四、分級分類提升核酸檢測等快速篩查能力。各地要用好用足核酸檢測等科技手段,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擴大覆蓋范圍,提高篩查速度,提升檢測能力,保障每一個疑似病人、發熱待查病人快速得到確診和收治。人員回流多的地區要組織對重點領域人群進行篩查,可將10人樣本合成1個送檢,并結合實際情況逐步擴大范圍支持有條件的醫院、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核酸檢測,推動符合要求的企業為各類檢測機構擴大檢測能力提供有力支撐。加強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定點醫院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提升病例診斷和高危人群篩查“一錘定音”的能力。 五、嚴格執行重點人群隔離和病例收治。返程返崗人員要及時向所在企業、社區報告個人旅程信息和健康狀況,由所在企業、社區分別建立個人健康檔案,結合近期旅行史重點關注是否有發燒、乏力、干咳等癥狀。有流行病學史但無癥狀的高風險人群要進行14天醫學觀察和居家隔離。對于發現有發熱、乏力、干咳等疑似癥狀的,要第一時間就地隔離,并及時送當地發熱門診就診排查,確診后立即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四集中”要求,一律在定點醫院集中隔離治療,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六、全面指導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督促企業嚴格貫徹落實省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做好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見》,建立返崗職工“花名冊”,實行健康狀況“一人一檔”管理,對于從外省返魯及與確診和疑似感染者有接觸的職工,嚴格執行隔離觀察措施,待確認健康后方可返崗。企業復工復產前,要對人員密集場所、重點設施設備等部位進行徹底消殺,保持良好通風,防止病毒傳播。要減少廠區進出通道,落實24小時人員值守,對進出人員、車輛嚴格檢查檢測,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廠區。要壓減一般商務洽談、人員來訪等活動,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開展商務交流。要加強就餐衛生管理,保證食材安全、餐具衛生,采取分時段供餐、分散就餐的方式,減少人員聚集。要督促職工上下班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企業通勤車輛要提前做好防疫消毒。赴外省出差職工返回后,要嚴格落實隔離措施。 七、大力加強復工復產企業要素保障。依托省經濟運行應急處置指揮部,設立網上受理窗口和熱線電話,24小時受理企業訴求,對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原材料和生產設備、職工返崗和招工用工、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大宗商品物流等困難,“一對一”精準協調解決,并聚焦共性問題研究一攬子解決措施,最大程度化解企業復工復產的“攔路虎”。對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企業和重大項目、重大工程,主動對接用工需求,優先發布用工信息,通過本地挖潛、余缺調劑等方式,多渠道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制定煤電油氣供應保障預案,防止集中復工復產可能帶來的區域性、時段性短缺或價格大幅上漲。加大對國務院、省政府近期出臺的支持防疫物資生產、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落實力度,確保各項政策全面落地見效,及時為企業發展解難紓困、提供助力。 八、積極確保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時期各類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加強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作業場所監測防護,重點搞好防疫物資、倉儲物流、運輸配送等重點企業重大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加大明察暗訪、遠程視頻監控、受理舉報等力度,實施更加精準有效的安全監管。按照省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關于做好延遲企業復工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嚴把高危企業復工復產安全條件關,督促危化品企業嚴格按照安全措施清單(試行)要求,細化、分解各項安全措施,督促非煤礦山企業嚴格復工程序、完善標準流程,強化對提升、通風、供電等生產系統設備設施的檢查驗收。高度關注受疫情影響而生產經營困難、資金斷流的企業,把幫扶救助和治理欠薪有機結合起來,及時有效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切身利益。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主動、及時、準確釋疑解惑,公開、透明回應社會關切,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營造積極健康的輿論環境。 九、努力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開通快速審批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容缺受理,為符合標準的企業加快辦理防疫物資生產資質,支持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臨時轉產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控產品,加大防護物資生產供應力度。在全力支援湖北、保障一線醫護人員防護物資的基礎上,優先滿足交通、郵政、公安、鄉鎮街道、生活服務業企業等公共服務崗位人員防護用品需求。統籌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口罩、消殺產品等防護用品需求問題,有效確保企業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未休假期的工資報酬應按照有關政策保障落實,并按時發放工資等福利待遇。要通過減免國有物業房租、降低貸款利率、還本付息延期、實施援企穩崗政策、完善稅收減免等方式,切實降低企業負擔。 十、進一步壓實企業和屬地政府責任。復工企業要按照“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的要求,通過清單式管理,切實履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各市要壓實屬地政府責任,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把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抓緊抓細抓實,杜絕“填表抗疫”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要進一步下沉工作重心,以社區(村)為單位實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允許外地返程人員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正常進出居住場所。要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落實防護制度,切實做好群防群控。要強化屬地政府與用工企業的協調配合,推動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