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園區的規范發展離不開標準體系的支持,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園區委作為化工園區的專業化組織,自2015年以來,在各化工園區、研究機構、技術支撐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已經產出一批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初步建立起化工園區領域標準體系框架和基礎。這是記者6月3日從2021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了解到的。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化工園區標準體系初具雛形,截至目前,園區委已牽頭編制并發布3項國標、4項團標、1項行標。這些標準不僅為化工園區整體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也為各地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提供了技術支撐。 其中3項國標分別是《化工園區公共管廊管理規程》(已于2019年4月1日實施)、《化工園區綜合評價導則》(已于2021年2月1日實施)、《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指南》(已于2021年5月1日實施);4項團標分別是《綠色化工園區評價通則》(T/CPCIF0051-2020)、《化工園區危險品運輸車輛停車場建設標準》(T/CPCIF0050-2020)、《化工園區應急事故設施(池)建設標準》(已于2020年7月7日實施)、《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第1部分:總綱)》(已于2020年9月30日實施);行標為《綠色化工園區評價導則》(已于2021年6月發布)。同時,《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分冊、“智慧化工園區系列標準”等近20項團體標準正在加緊編制。 為了盡快填補化工園區標準空白領域,急行業之所需,石化聯合會園區委與全國重點化工園區、研究機構、重點高校、技術支撐單位通力合作,按照“成熟一批,創建一批”的指導原則,不斷建立和完善化工園區標準化體系,為化工園區規范化的建設與管理提供理論支撐。目前,包括《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建設導則》《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預警體系建設技術規范》《化工園區封閉管理設施設計規范》《化工園區公共實操實訓基地建設導則》《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導則》《化工園區雨水排放監控管理技術規范》《智慧化工園區大數據中心建設指南》等一大批團標已經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