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牢記總書記囑托,各地石油和化工企業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壯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不斷厚植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兩會剛結束,全國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漢根就趕回企業生產研發一線,與技術團隊研究推動新一輪技術升級。就在不久前,繆漢根所在的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從石化生產過程中主動捕捉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鋰電池生產的重要原料,實現了二氧化碳向高端新材料的轉化。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讓現場聆聽的繆漢根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總書記強調,要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我們將用好數字技術,創新低碳技術,推動生產工藝變革,以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形成新質生產力。”繆漢根說。
身處傳統產業的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傳統產業“煥”新上大做文章。這是他們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項工程之一。“傳統產業‘煥’新上,公司正在推進氨合成裝置智能化技術改造和尿素裝置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剛剛與全球尿素技術先驅荷蘭斯塔米卡邦簽署了超低能耗尿素項目的技術許可和設備供應合同,兩項技改項目投用后,裝置本質安全水平和能效水平會大幅提升。”華昌化工有關負責人說。
“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山東東岳集團首席科學家、含氟功能膜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永明強調,強化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打造戰略科技創新力量十分重要。
目前,由東岳集團與上海交大等高校正在重組含氟功能膜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雙方將實現深度融合,形成創新合力。
春光三月,總投資2.8億元的恒升科技研發園項目破土動工。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懷春表示,今年將依托科改企業計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和項目投資,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平臺優化、產品迭代、產業升級,通過鏈條耦合衍生適銷對路的新能源、新材料產品,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
齊魯石化最近召開了魯油魯煉轉型升級技術改造項目設計工作推進會,總體設計隨之正式啟動。列入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和省重點項目的齊魯石化魯油魯煉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226.78億元,采用中石化自有先進成熟技術,旨在加快推進“油轉化”進程,實現成品油向化工產品轉化,做強化工特色產品,推進高端新材料產業發展。
大力發掘綠色能源產業新質生產力,也有不少傳統化工企業正在積極實踐。山東海化集團總經理王永志表示,今年將積極推進濰坊濱海風光儲智慧能源示范基地、海鹵水淡化濃縮及工廠化制鹽鹵等項目建設,為海化綠色低碳循環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辦公樓頂、倉庫屋頂、污水處理池頂、新建車用尿素廠房屋頂……目前,這些屋頂資源都已被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用來建設光伏發電設施,他們計劃投入1.3億元建成34兆瓦的“綠色發電廠”。其中,一期9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全容量并網發電,年發電量約1000萬千瓦時,可節約標準煤約300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800噸。
該公司還積極探索綠氫耦合,通過綠電電解水制綠氫與合成氨生產線耦合產出綠氨,在保持合成氨生產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萬噸。在持續推動源頭控碳的同時,走出了一條傳統產業“不傳統”的新路子。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上的重要講話讓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環保管理高級專家唐安中對傳統產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唐安中說:“我們要緊緊圍繞打造世界領先綠色智能煉化企業的愿景目標,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加快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改造,著眼區域協同發展,以芳烴項目為基礎,推動‘煉油+芳烴+PTA+PET+終端產品’的芳烴全產業鏈發展,打好轉型升級主動仗,實施‘打基礎、拓產業、抓配套’三步走路線圖,助推九江石化向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爭做新質生產力發展道路的踐行者、引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