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不久前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總體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業內人士認為,該文件的出臺給農化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政策利好,一些上市化企也將喜獲紅利。
打好種業翻身仗
“打好種業翻身仗”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意見》指出,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將對育種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育種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
“當前,我們國家的農作物特別是糧食種子能夠靠自己來解決,我國自主選育的品種種植面積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本身是一個農業大國,良種培育是基礎性的技術,自己掌握是應該必須的。目前,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5%,應該說種子發揮了很重要的支撐作用。
據了解,2019年,全國納入種業基礎信息統計的持有效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數量為6393家,種子企業實現凈利潤總額47.09億元,行業利潤率和種子銷售凈利率結束了16年以來持續下跌趨勢。而2020年種業銷售額近18億元,但真正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公司只有1個,顯然未來種企成長空間廣闊。
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農業分析師盛夏認為,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以及加強育種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利好龍頭種企的新品種研發以及轉化速度。在已經頒發轉基因安全證書的背景下,把握種植、種業兩條投資主線,重點推薦蘇墾農發、荃銀高科、大北農、登海種業等公司。
農化產品助糧食豐收
我國常年需要進口糧食。《意見》提出,2021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糧食播種面積保持穩定,產量要達到1.3萬億斤以上。要完成這項任務,根本出路在高科技的農化產品上。
農藥化肥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我國農業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相關測算數據表明,施用化肥對我國糧食產量的貢獻率在50%左右,平均每年我國使用農藥可挽回糧食損失2000多億斤。為解決養活中國人這一世紀難題,化肥農藥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
從需求來看,2020年海外疫情對種植產生了一定影響,疊加局部地區的氣候等因素,糧食價格有明顯提升,無疑激發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進而帶動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的需求。
多家券商研報認為,我國農藥行業將依舊呈現產能結構優化、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大趨勢,供需結構將持續好轉。在我國順周期化工行業整體景氣度上行的背景下,提升化肥農藥行業發展空間,可關注各產品龍頭企業。國金證券分析師楊翼滎認為,農藥行業建議關注與國際種業公司深度合作的農藥優質龍頭揚農化工、利爾化學等。
推進農業經營體系建設
“‘兩個開好局起好步’就是指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都要開好局起好步。”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發布會上表示。農業現代化,首先就是著力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加大對運行規范的農民合作社扶持力度;其次支持市場主體建設區域性農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中心。同時,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
目前, A股上市的農資流通企業有輝隆股份、中農立華、天禾股份和浙農股份。其中,輝隆股份是全國供銷社系統中以農資流通業務最早上市的企業,其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配送中心為依托,在一定輻射半徑范圍內,通過連鎖加盟的方式發展加盟店開展連鎖經營,使終端銷售網絡下沉至鄉鎮甚至村一級。公司已在安徽省內及黑龍江、吉林、河南、江蘇等9個主要農業和農資消費大省建立了56個區域配送中心,初步形成了輻射全國的配送中心直營連鎖經營網絡。
而中農利華主營農資供應鏈和植保服務的創新經營模式未來發展潛力巨大,背后供銷總社和中農集團深厚資源持續挖掘,國內外農資渠道加速擴張。
因此, 天風證券研報給予輝隆股份、中農立華“買入”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