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精品电影_91看片一区_日日夜夜天天综合

新聞直報員供求信息會員
當前位置 > 首頁 > 化工綜合服務 > 國內新聞 > 正文內容
高質量發展,園區可以領先一步
文章來源:未知     更新時間:2019-05-28 15:03:59

實現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以及化工園區共同的發展目標和使命。而作為行業發展的主要載體,化工園區更是應當領先一步,走在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前列。這是于上周在惠州召開的2019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強調的觀點。這個觀點也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同。那么,化工園區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各個分論壇代表從不同角度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源頭管控 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要說各個分論壇中最火爆的,莫過于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分論壇。高質量發展,儼然成了各方的關注焦點。

“從源頭管控,在規劃、招商之初,設計專業的規劃藍圖,按鏈招商,集約發展,特別是招商階段一定要設定門檻兒,與園區發展相契合,這正是實現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鎮江新區新材料產業園黨委書記蔣峻青如是說。據介紹,鎮江新區位于滬寧線上,離南京、上海都不遠,可以用寸土寸金來形容。

該園區配套完善,且準入門檻兒較高。“把安全管理和環境保護放在首位,這是我們企業入園的先決條件,并且是一票否決項。同時,經濟效益方面,我們也設定了門檻兒,對畝均效益、畝均產出都作出了規定。” 蔣峻青說,“另外就是進入園區的項目必須和園區的產業具有一定的關聯度,符合我們產業規劃發展方向,符合我們的幾大產業鏈條才能進來。我們已經摒棄了以前那種撿到籃子都是菜的模式,真正實現了招商選資。”

“化工園區找好定位、做好規劃相當關鍵。我們作為長三角化工園區一體化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杭州灣北岸,雖然園區不大,規劃面積11平方千米,但是園區產業定位比較明確,圍繞我們碳絲產業鏈和長三角市場,定位于為飛機、汽車和半導體產業做專用高功能化學品。因此,對于園區的項目準入,我們首先考慮其是否符合園區定位和規劃,不符合產業定位的絕不引入。”浙江獨山港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傅志堅這樣說。

“還有就是園區平臺如何打造?產業鏈怎么去規劃?這些都需要園區管理者謹慎思考。” 傅志堅認為,園區發展首先就是要做好公用工程配套,沒有任何一家知名企業會愿意到一個沒有完善配套的地區投資。因此,獨山港近年來不斷完善公共配套設施和平臺建設,提升園區的自身實力。

“在園區的發展中,安全環保要放在首要位置。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就位于長江北岸,長江保護是我們的首要責任。目前,園區的經濟總量在國內已位列第一,園區在很早之前就瞄準高質量發展,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從2012年就開始實施了項目的準入,首先會對項目的安全性跟生態環保情況進行評估,如果這兩樣達不到,其他根本都不用談了。其次是對畝均產出、畝均稅收、產業鏈配合方面綜合評估。我們將最終打造一個以產業鏈為特色的循環經濟園區。”南京江北新區新材料科技園經發部部長王強這樣表示。

石化聯合會園區委處長馬從越表示,化工園區招引項目的水平直接決定了園區后續管理的難度。除了一些基本項,產業的關聯度非常重要,對園區產品鏈的設計確實是園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同時,園區也要對項目提出要求,與時俱進,不斷提質升級。

“事實上,長三角地區的園區起步早、規劃充分,建設水平都比較高。他們普遍進入了‘騰籠換鳥’的階段。” 馬從越說,長三角地區的園區在多年的發展中,邊發展邊對規劃、政策、產品鏈等進行調整,目前發展水平較高,隨著國家城鎮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政策、長江大保護等政策的實行,長三角地區園區已經行走在淘汰落后、高質量發展的大路上。而全國有657家化工園區,仍有相當一部分發展不如人意,需要盡快提升整體水平。

李壽生的主旨報告也指出,不少園區在建設和項目落地過程中,能源資源條件、安全環境容量、產業配套銜接以及市場未來空間都考慮的不充分,難以形成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鏈,循環發展的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嚴重影響了化工園區的集約化經營和管理效率。

作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李壽生期望,作為全行業規范化、集群式、一體化發展的典范,在高質量發展中,化工園區一定要盡快形成原料互供銜接、物流快捷完善、配套集中提供、廢物統一處理、管理統一規范、資源綜合利用的新模式,把化工園區的規模效應、管理效應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安全環保 高質量發展的根本

在化工園區安全與環境管理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化工企業本身就具有安全風險復雜、環保壓力大的特點,而在化工園區內,這些風險和壓力會因集中而相互疊加放大。不過,化工園區的安全環保是可防可控的,安全環保也是園區平穩運營的關鍵,更是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因此,化工園區要全方位管理好安全環保工作。

杜邦可持續解決方案大中國區項目經理韓啟明提到,化工園區安全風險管理面臨來自多個方面的挑戰。在化工園區內,各個企業差異性大,其物料、工藝、產品各異,各個企業的項目也都處在設計、施工、調試、運行等不同階段,且各個企業的管理風格和能力也有所差異,這會使企業間的風險疊加,相互帶來潛在風險,增加復雜性。同時,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化工園區的管理力量明顯不足,如專業人員的數量和能力不高,管理機構之間的協同能力有所欠缺等。

因此,韓啟明認為,對于化工園區的安全管理,除了行政管理外,還要構建并強化運行風險管理機制,結合園區實際,以風險管控為主線,構建一體化的園區安全管理體系。而一體化體系的建設,需要一支多方參與、高水平的監管和服務隊伍,來提升園區監管與服務能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化工園區提升安全管理不是一件通過單一力量就能夠簡單搞定的事,要通過園區與企業共同努力,構建園區新興自主安全管理文化。同時,不能‘一口吃個胖子’,要分階段實施現代化、一流的化工園區安全管理目標。” 韓啟明說。

南京工業大學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雙躍則結合安全事故談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加強園區安全監管本無錯,但是一直以來,各方似乎都過于依賴安全監管的力量,認為只要監管到位,就不會發生事故。“化工園區安全監管的關鍵,是要引導各類責任主體自律,當責任主體不自律時才需要監管。監管很重要,但安全絕不是只靠監管就能保證的。”劉雙躍說。

既然僅依靠監管不能完全保證化工園區的安全生產,那么還需要什么呢?劉雙躍表示,化工園區的安全管理,還需要對園區進行完整的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的、科學的綜合運用,它需要評估方法與分析模型結合,通過計算與分析,得出最后的結論。

同時,還要注重事故防控體系的構建與運行。劉雙躍提到,構建防控體系,即對事故隱患實施閉環管理,重點控制易發生不安全行為的人員;加強對人的教育、訓練和管理,確保安全信息通暢;創新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通過該防控體系的運行,來保證園區安全設施時刻有效,作業行為處處規范,確保園區安全生產不出問題。”劉雙躍說。

在環境管理方面,與會專家提到,危險廢物已經成為化工園區環保工作的突出短板,也是園區環境風險管理的重中之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土壤與固體廢物研究所教授彭應登表示,化工園區在危險廢物處置方面主要還存在四方面問題。一是危險廢物產生單位量微言輕,地位弱;二是危險廢物處置渠道不暢,出路難;三是危險廢物處置價格居高不下,負擔重;四是企業管理基礎薄弱,能力差。

惠州東江威立雅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勇也提到,在危廢管理方面,我國化工園區依舊存在痛點。例如某些省市危廢項目立項備案和環評批復下放到區縣級環保單位,雖然這可以使各地方工業園區“大干快上”,迅速增加為廢處置能力。但這樣的做法會把準入條件放寬許多,催生更多規模小、技術薄弱的處置企業,運營風險大大增加。

因此,為了妥善解決危險廢物問題,彭應登認為,化工園區可以考慮在第三方環保管家的框架下,完善對危險廢物的規范化管理與高效處置。據介紹,當前,已經有部分化工園區擁有了自己的環保管家,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作為上海化工區的環保管家,升達廢料處理有限公司與客戶簽訂長期義務綁定合同,向客戶保證預留相應的處置能力,具體的預留能力可按年度、月度、周度做明確羅列。作為對等,客戶每年承諾向升達公司交付一定數量或金額的危險廢棄物進行處置。當前,升達公司在上海化工區的服務已經延伸至10多家公司。

智慧技術 高質量發展的利器

當前,構建良性、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園區已成為傳統化工園區的轉型之路,截至2018年底,超過10%的省級以上重點化工園區啟動了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工作,智慧技術已經成為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利器,化工園區也由此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這是在智慧化工園區分論壇上,代表們發出的聲音。

與會代表普遍表示,由于我國化工園區監管機構建立較晚,監管力量配備不足,主要以傳統監管方式為主,現代監管手段缺乏。同時,對安全規劃、安全容量、區域風險評估不足,風險管控、事故預防、應急救援等信息化不足。隨著物聯網、“互聯網+”以及“智能+”等概念的陸續提出,建立“安環一體化”的園區大數據中心和軟件平臺運營管理體系,提升化工園區信息化水平已經刻不容緩。

江蘇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朱偉提到,化工園區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智慧技術的幫助。依靠智慧技術建設監管平臺,對有毒有害氣體、可燃氣體、危險建設、重大風險源工況進行監控,提升園區安全管控能力。

深圳市科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園區業務總監暢衛超指出,該公司以安全和生態理念為核心,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構建園區安全風險大數據畫像,呈現園區整體安全運行情況,實現數據空間化、應用可視化、管理精細化、決策科學化和服務高效化。同時,提供完善的運營指標和一體化的應急體系,提高園區環境質量水平、安全體系環保和綜合監管能力,建成‘安全、創新、綠色、智能、協調’的智慧型化工園區,實現園區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

據北京雪迪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偉偉介紹,雪迪龍會結合水、氣等園區環境監測要素,圍繞“區域預警、快速定性、準確定量、科學預測”的工作要求,選用技術先進、性能可靠、運行穩定的相關儀器和設備、開展園區生態監測,構建一張“全覆蓋、全天候、全過程”的一體化園區環境監測網絡,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在環境安全解決方案的專業度,為化工園區提供一體化的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

成都蓉視通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馬興樂提到,公共管廊是化工園區的大動脈、生命線,貫穿生產流程的上游、中游到下游各個環節進行介質輸送,在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管理中,存在分布區域廣、延伸距離長、管道數量多、輸送介質種類多、聚集度高和危險性大等問題,信息化滯后、巡檢局限、管理受限、智能化管理手段不足導致安全管理難度大。因此,為公共管廊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管理體系就顯得尤為必要。

據馬興樂介紹,蓉視通專門針對石化行業的公共管廊,在遵循石化行業特點、特殊場景、特寫需求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信息科學、大數據、物聯網、傳感監測等技術開發出數字管廊管理系統。據了解,該系統通過部署各類檢測傳感器,對運行中的管廊狀態實現實時動態監測;運用GIS和三維技術,實現可視化和數字化管理;建立完整的管廊信息化管理體系,切實優化管廊管理模式;通過智能巡檢提高巡檢效率、提高巡檢效果,降低人工巡檢工作量;兼容應急管理平臺和調度控制系統,提高對風險的快速響應能力;通過數據集成和分析,為智能決策和運營優化提供科學依據。目前,該系統已在萬華化學等公司實現應用。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依安县| 沽源县| 泸溪县| 汪清县| 孝义市| 闸北区| 沧州市| 枣阳市| 和田市| 邓州市| 芜湖市| 青河县| 商都县| 武宣县| 安塞县| 宣化县| 桦甸市| 鸡西市| 江西省| 南澳县| 东平县| 岑巩县| 宝鸡市| 开阳县| 理塘县| 黄石市| 青州市| 平阳县| 涞水县| 西和县| 开江县| 莒南县| 灵丘县| 靖远县| 闽侯县| 建水县| 永丰县| 日土县| 怀远县| 汝州市|